2025年7月21日,美国将数枚B61-12型战术核弹秘密运抵英国皇家空军莱肯希思基地,这是17年来美国首次在英国重新部署核武器。
这批核弹爆炸当量最高达5万吨(相当于长崎原子弹的2倍),可由F-35A隐身战机搭载,具备精确制导能力,能对俄本土发动“核偷袭”。
俄方立即警告“欧洲安全风险陡增”,而英法德三国却正加速推进脱离美国“核保护伞”的独立核威慑计划。
特朗普此举名义上是威慑俄罗斯,实则剑指欧洲盟友,既为干扰法德主导的“欧洲核自主”,又为捆绑欧洲防务主导权。
泽连斯基曾多次索要核武器未果,如今美俄核对抗升级,乌克兰却沦为大国博弈的“火药桶”,东部平民被迫承受更高报复风险。
美核弹重返欧洲! 特朗普的“威慑大礼”,为何让泽连斯基笑不出来?
7月21日,英国萨福克郡的拉肯希思皇家空军基地悄然接收了一批特殊“访客”,数枚美国B61-12型战术核弹。
这是自2008年美国撤出驻英核武器后,时隔17年的首次重返。 英国国防部在一份政策文件中首次证实,这些核弹将由英国新采购的F-35A战斗机搭载,“用于执行北约核任务”,这也是冷战后英国皇家空军首次重新承担核任务。
这批核弹的威力不容小觑, B61-12是美国最先进的战术核武器之一,爆炸当量可在3000吨至5万吨间调节。
5万吨当量是什么概念? 相当于二战时期在长崎投下的“胖子”原子弹威力的两倍多。 它配备了GPS制导系统和可动尾翼,圆概率误差不超过30米,能从数十公里外精准滑翔命中目标。
它与F-35A隐身战机结合时,突防能力极强,可对俄导弹发射井等高价值目标发动“核偷袭”。
俄罗斯的反应迅疾而强硬
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次日表态,“相关部门正密切关注事态,并制订计划确保俄安全。 ”俄方此前已修改核政策,警告“若受核武国家支持的无核国攻击俄领土,将触发核反击”。
如今美国将核弹推到英国,距莫斯科仅1800公里,无异于在俄罗斯“核红线”上试探。
特朗普选择此刻送上的“核大礼”,看似针对俄罗斯,实则另有所图。 就在核弹运抵英国前一周,特朗普向普京发出“50天最后通牒”,若俄乌未达成和平协议,美国将对俄加征“严厉关税”并通过北约加速援乌。
军事观察员魏东旭直言,美国此时部署核弹,是为了“干扰欧洲国家的核武器布局”。 此前特朗普在军费问题上施压北约盟友,暂停对乌军援,导致欧洲对美国“核保护伞”的信任裂痕加深。
欧洲的“核自立”行动早已暗流涌动
7月8日,法国总统马克龙访英期间签署《诺斯伍德宣言》,首次明确英法将协调独立核威慑力量;7月17日,德国总理默茨与英国签署《肯辛顿条约》,支持通过英法核力量强化欧洲防务。
马克龙提议,法国可派携带核巡航导弹的“阵风”战机部署到其他欧洲国家,建立欧洲自己的“核保护伞”。
美国岂能容忍盟友“另立门户”?
要知道,北约“核共享”机制是美国控制欧洲防务的核心工具。 目前美国在比利时、德国、意大利、荷兰和土耳其6国部署了约100枚B61系列核弹,由所在国战机搭载,控制权仍握在美军手中。
波兰总统杜达今年3月还主动邀请美国在波部署核武,可见东欧对美国核威慑的依赖。
法德主导的“欧洲核自主”面临现实阻碍。 德国学者乌尔里克·居罗特尖锐指出,欧洲真正的危机是“战略焦虑”,特朗普不断削减对欧安全承诺,在军费和关税上施压,迫使欧洲急于武装自己。
英法核力量远不足以替代美国,法国虽有290枚核弹头,缺乏覆盖全欧的指挥体系;德国无独立核能力,只能依赖他国。
美国此次部署更是赤裸裸的“捆绑术”
2023年,美国国会就拨款5000万美元在拉肯希思基地建造“潜在安全任务人员宿舍”,当时已被解读为核部署铺垫。
同年美国还启动3.84亿美元计划,升级英国等6国的核存储设施,确保B61-12的适配性。
泽连斯基曾多次要求美国“归还苏联时期移交给乌保管的核武器”,均遭拒绝。 如今美国核弹进了英国,离乌克兰战场更近一步。
俄军近期已加强对乌东攻势,使用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摧毁259架乌无人机。 若美俄因核部署矛盾升级,乌东部平民和基础设施必成首当其冲的报复目标。
德国学者居罗特的警告值得深思,“欧洲安全架构必须包含俄罗斯的安全。 ”当北约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、升级核部署时,欧洲是否想过,把核弹架到俄罗斯家门口,真能换来持久和平吗? 还是说,这不过是把乌克兰进一步推向“核火药桶”的深渊?
配资公司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